在一般情形裡,設計上我們會盡量保有自然採光,而在這個案子裡,封掉窗後仍能保有轉角處大面積採光、以及陽台處凸窗引進的綠意,這樣的先天良好條件下,選擇封掉一扇窗戶,使大空間比例更好。
Residence L
此案為單層平面 12 坪的住家空間,原始地坪高層一分為二。整體動線設計,從大門進入後自穿鞋座椅為起點,微微弧形的整面連續櫃體,一直延伸進餐廚區、廚房流理臺,直至落地窗旁電視牆皆為連續面的設計,希望透過使視覺延伸,讓空間深度加乘放大。而整座樓梯形成了介於樓上臥室、及樓下客餐廳空間的挑空空間,同時,也可以成為貓咪的小小遊戲廣場。
林口孫宅
我們希望透過設計,把公共區域重新串起,使視覺感受到空間的延伸性,當人身在其中,也會因為這些延伸的線條元素,覺得空間更寬敞。
汐止李宅
原始3房1廳的格局,客廳狹小、無採光,我們在規劃上的第一件事,就是調整空間格局分配。先減少一臥室,格局形成2房1廳,並將另一房間的牆面、及門扇,設計為通透材質,使客廳能引進兩個面向的自然採光,同時擴大了空間深度,公共區域因此顯得寬敞、明亮。
文山周宅
這個案場中的開放式廚房—餐廳,扮演著整個家的核心角色,它也正處於空間的中心位置,客廳、及房間,在餐廚空間的四周,而生活,就圍繞著廚房及餐桌而展開!
汐止林宅
在這個案例中,外牆防水完成後,整個空間不做任何裝飾壁板,天花板只做大樑、及排水管線的修飾,在權衡預算及滿足基本收納需求之下,以最少量的木作,使房屋天、地、壁的原始結構體盡量地外露,讓老屋的體質將來易於維護,同時爭取到最大的空間使用面積。
C Residence
如何在空間中,兼顧足夠的空間交流舒適度、與個人的生活私密性,是我們在此案設計過程中,須時時回頭審視的課題。
內湖郭公館
三代同堂的家人,各自的生活習慣及方式,不盡相同,我們在規劃上,希望使家人們,同時在公共空間活動時——即客餐廳、廚房,能各自保有一些獨立性,卻不完全隔開,使家人彼此有所交會。因此在客廳區、書桌區、餐廳區、廚房區,有其各自獨立的區塊,但其間使視線、光線相互穿透,當各自同時使用公共空間時,能舒適自在地,做自己喜歡的事,也能感受到家人在身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