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壽街黃寓

進行設計討論時,業主對於生活需求、以及喜好,一直都非常地清楚明確——盡量簡單的線條、灰色的空間色系,去除任何裝飾性元素。我們除了達成業主偏愛的灰色調之外,同時希望用不同材質創造多元的空間感受。

建國南路林宅

「我們喜歡小小的、有幽微的燈光、很有生活感的空間…」 業主如此對我們敘述著,對家空間的憧憬。

甜蜜白寓

原始格局裡,入口玄關上方一支大樑,同時將空間切分為二。由此我們在設計上,以斜天花的方式,軟化大樑帶來的壓迫感並串聯起客、餐廳空間,更讓空間深度在視覺上往後推延出去。

汐止王公館

狹長型的透天厝最主要的問題——光線,也是影響空間品質非常關鍵的一項因素。這個案件中,原有格局完全不做變動,我們將設計重點,只放在一件事情上:將光線引進每一個房間。

士林詹寓

60年屋齡的老屋,在格局調整上為了取得比例上比較舒適的尺度,我們退縮約一米的室內深度,讓前陽台腹地有別於一般公寓;如此或許在天氣涼爽的日子裡,放張躺椅、一本書、一杯咖啡,就可以愜意消磨一下午的時光。

羅斯福路陳公館

此案以格局重配為重中之重,在28坪空間中,規劃進:大廳、中島、廚房、主臥套房、更衣室、兩間小孩房、書房、洗衣陽台、曬衣陽台,以及非常充裕的收納空間,其中三間臥室的床完全避開了樑位。

內湖鄭公館

原始空間是常見的舊式老公寓,為了凝塑居家生活的整體氛圍,配合原格局裡的整道開窗,讓生活的動線沿著陽光,展開一天的起居生活。

永和陳公館

在不規則格局的住宅配置,設計上利用原始空間裡零碎的畸零角落,再放入一間更衣室,以及入口玄關的落塵區;而位在客、餐廳之間的水泥中島桌,更扮演了串連起整個家的生活核心。

景美陳公館

屋齡超過40年的老屋,漏水壁癌問題相當嚴重,經常上演「屋外下大雨,屋內下小雨」窘境。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,我們著重在基礎工程,僅透過適當的機能分配與風格美化,讓老公寓重獲清爽宜人的宜居面貌。